• 首 页
  • 实验室简介
  • 科学研究
    • 实验室定位
    • 研究目标
    • 研究方向
    • 研究项目
    • 研究工作进展
  • 科研队伍
    • 队伍建设
    • 学科组
  • 研究生教育
    • 简介
    • 学科与学位点
    • 研究生导师
    • 在读研究生
    • 毕业研究生
  • 科研成果
    • 获奖
    • 专著
    • 学术论文
    • 专利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实验室简介
  • 科学研究
    • 实验室定位
    • 研究目标
    • 研究方向
    • 研究项目
    • 研究工作进展
  • 科研队伍
    • 队伍建设
    • 学科组
  • 研究生教育
    • 简介
    • 学科与学位点
    • 研究生导师
    • 在读研究生
    • 毕业研究生
  • 科研成果
    • 获奖
    • 专著
    • 学术论文
    • 专利
  • 联系我们
  1.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湿地地表水-地下水(SW-GW)交互作用理论、方法及其在吉林省西部查干湖的应用

来源:

来源:   |  发布时间:2014-04-02   |  【 大  中  小 】

        水文与水资源学科组针对湿地系统与周围其他环境系统之间的联系,提出湿地-地下水交互作用的4种模式(图1)、阐述了其基本内涵(图2),建立了相关的研究方法,并选取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内陆湖泊湿地——查干湖为实际研究区域,针对查干湖流域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演变规律认识不清、地表水-地下水相互关系不明等问题,通过野外调研与室内分析相结合,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及水文背景的基础上,揭示多年尺度上查干湖湖水与周边地下水水文情势、水化学特征与水质状况的动态规律,综合利用多重证据相互论证、判别查干湖湖水与地下水的交互作用特征,结果表明查干湖地表水与地下水存在密切的水力联系,多年平均地下水补给量在6.2-7.3×107m3之间变化,按照径流系数4.15mm计算得到的补给量为6.91×107m3;查干湖周边区域地下水的波动响应范围小于1.32-2.06 km。

      图1  湿地SW-GW作用的四种模式   图2  湿地SW-GW交互作用过程的界面效应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长春净月潭遥感实验站 吉ICP备05002032号-1 吉公网安备22017302000214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北区盛北大街4888号 邮编:130102
电话:+86 431 85542227  Email:jyrs@iga.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