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实验室简介
  • 科学研究
    • 实验室定位
    • 研究目标
    • 研究方向
    • 研究项目
    • 研究工作进展
  • 科研队伍
    • 队伍建设
    • 学科组
  • 研究生教育
    • 简介
    • 学科与学位点
    • 研究生导师
    • 在读研究生
    • 毕业研究生
  • 科研成果
    • 获奖
    • 专著
    • 学术论文
    • 专利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实验室简介
  • 科学研究
    • 实验室定位
    • 研究目标
    • 研究方向
    • 研究项目
    • 研究工作进展
  • 科研队伍
    • 队伍建设
    • 学科组
  • 研究生教育
    • 简介
    • 学科与学位点
    • 研究生导师
    • 在读研究生
    • 毕业研究生
  • 科研成果
    • 获奖
    • 专著
    • 学术论文
    • 专利
  • 联系我们
  1.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退化湿地生态修复及合理利用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4-21   |  【 大  中  小 】

    日前,由吉林省科技厅组织对东北地理所承担的“吉林西部退化湿地生态修复及合理利用模式与技术研究”项目进行了验收暨鉴定。由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国家林业局湿地管理中心、松辽水利委员会、吉林省林业厅、吉林省水利厅的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在听取项目组的报告、审查相关资料基础上,认为该项目全面并超额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并在退化苏打盐碱湿地恢复技术及其生态功能评价、苏打盐碱湿地苇-蟹(鱼)-稻复合生态利用模式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创新性成果,总体达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针对松嫩平原西部苏打盐碱湿地退化问题,在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工程项目的支持下,应用物质循环、生物共生、生态位基本原理,在吉林西部退化苏打盐碱湿地典型区,创建了退化苏打盐碱湿地恢复技术体系、苏打盐碱湿地苇-蟹(鱼)-稻复合生态模式,揭示了芦苇生长需水规律,构建了芦苇干物质积累模型,研发了退化盐碱湿地水文调控技术、芦苇快速恢复技术、中华绒螯蟹苗适应苏打盐碱环境驯化及生态养殖技术、不同食性鱼类生态养殖技术等。项目实施在大安市牛心套保苇场建立了退化苏打盐碱湿地恢复示范区5万亩,芦苇收割产量由不足80kg/亩提高到200kg/亩(最高1200kg/亩),蟹产量4.06万kg,鱼产量13.3万kg,水稻产量4.6万kg,年产值超过640万元。此外,湿地生态功能增强,生长期内湿地蒸散量597.1mm高于水面1倍以上,年碳储量1689.95gC/m2,对农田退水中全氮与全磷净化率64%以上、除草剂净化率65-81%,野生动物种类增加90%、达144种,丹顶鹤、东方白鹳等16种国家Ⅰ级和Ⅱ级重点保护鸟类重新回归。同时项目成果在吉林省、黑龙江省、新疆阿勒泰部分地区得到大面积推广。 

  该项目成果可为松嫩平原西部大面积的退化苏打盐碱湿地恢复提供技术支撑和示范模式,对促进苏打盐碱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长春净月潭遥感实验站 吉ICP备05002032号-1 吉公网安备22017302000214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北区盛北大街4888号 邮编:130102
电话:+86 431 85542227  Email:jyrs@iga.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