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实验室简介
  • 科学研究
    • 实验室定位
    • 研究目标
    • 研究方向
    • 研究项目
    • 研究工作进展
  • 科研队伍
    • 队伍建设
    • 学科组
  • 研究生教育
    • 简介
    • 学科与学位点
    • 研究生导师
    • 在读研究生
    • 毕业研究生
  • 科研成果
    • 获奖
    • 专著
    • 学术论文
    • 专利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实验室简介
  • 科学研究
    • 实验室定位
    • 研究目标
    • 研究方向
    • 研究项目
    • 研究工作进展
  • 科研队伍
    • 队伍建设
    • 学科组
  • 研究生教育
    • 简介
    • 学科与学位点
    • 研究生导师
    • 在读研究生
    • 毕业研究生
  • 科研成果
    • 获奖
    • 专著
    • 学术论文
    • 专利
  • 联系我们
  1.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我所湿地防风固沙功能研究取得进展

来源: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4-21   |  【 大  中  小 】

    长久以来,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森林和草原的防风固沙作用,但是对于湿地的生态屏障功能尚缺乏充分的了解和利用。湿地的生态功能众多,但是有关湿地屏障沙漠化和指示沙漠化强度的研究却鲜见报道。湿地水体和湿性地面能永久性地捕获沙尘,并且湿地植物(尤其是芦苇)能够固定湿地表面悬浮无机沉积物,有利于过滤并“捕集”较粗的砂粒,沙丘下风向湿地表层沉积物的砂含量高达55%以上。相比于防护林的高空防风功能,湿地更适宜地表固沙。为深刻理解这一科学问题,我所王国平研究员带领科研人员们在松嫩平原西部布设沉积盘矩阵,研究湿地与沙地相间分布区域的现代沉积过程,发现芦苇湿地对该区沙漠化扩展具有屏障作用。湿地和相邻沙地的沉积通量分别是0.6 ± 0.3 kg m-2 yr-1和29 ± 14 kg m-2 yr-1;砂含量分别是64%和91%。湿地沉积通量和沉积物中的砂含量均随采样点距离沙丘距离的增加而减少。湿地表层沉积物中的砂含量、Ti, V和 Zr 含量可以作为指示沙漠化强度的重要指标。 

  该研究成果对建设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研究成果发表在PLOS ONE。    

  Xiaofei Yu, Michael Grace, Yuanchun Zou, Xuefeng Yu, Xianguo Lu, Guoping Wang*.Surface sediments in the marsh-sandy land transitional area: Sandification in the western Songnen Plain, China. PLOS ONE, 2014, 9(6): e99715. DOI: 10.1371/journal.pone.0099715.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长春净月潭遥感实验站 吉ICP备05002032号-1 吉公网安备22017302000214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北区盛北大街4888号 邮编:130102
电话:+86 431 85542227  Email:jyrs@iga.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