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所况介绍
    • 机构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历史沿革
    • 园区风貌
  • 机构设置
    • 直属机构
    • 科研系统
      • 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 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区域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管理系统
      • 党委办公室
        • 部门简介
      • 办公室
        • 部门简介
        • 制度文件
      • 科研计划处
        • 部门简介
        • 制度文件
      • 重大项目办公室
        • 部门简介
      • 人事教育处(研究生教育管理部)
        • 部门简介
        • 制度文件
      • 财务处
        • 部门简介
        • 常用信息
      • 条件保障处
        • 部门简介
        • 制度文件
      • 监督审计处
        • 部门简介
      • 农业技术中心综合办公室(含党办)
        • 部门简介
      • 农业技术中心科研计划与财务处
        • 部门简介
      • 农业技术中心人事教育处
        • 部门简介
    • 支撑系统
      • 学术期刊中心
      • 信息中心
      • 公共技术中心
    • 野外平台
      • 东北湿地观测研究网络
      • 东北农业监测网络
      • 长春净月潭遥感实验站
  • 人才建设
    • 院士
      • 院士
    • 国家基金委人才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
    • 院级人才
      • 关键技术人才及技术支撑人才
      • 王宽诚产研人才、区域发展青年学者
      • 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 部委人才
      • 农业农村部
      • 国家林草局
    • 兴土人才
      • 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类
      • 成果转化类
    • 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支撑系统
      • 管理系统
    • 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支撑系统
      • 管理系统
    • 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 支撑系统
      • 管理系统
    • 特别研究助理
      • 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黑土区农业生态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农业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盐碱地农业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区域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博士后
      • 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黑土区农业生态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农业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盐碱地农业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区域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表格下载
      • 流程
      • 进站
      • 中期
      • 出站
      • 其他
  • 科研成果
    • 概要
    • 获奖
    • 论文
    • 专著
    • 专利
    • 应用技术
    • 标准
  • 合作交流
    • 院地合作
    • 国际交流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招生信息
      • 招生简介
      • 博士招生信息
      • 博士招生目录
      • 硕士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目录
      • 推免硕士生及直博生招生信息
      • 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相
      • 硕士试题下载
    • 导师介绍
      • 博士导师
      • 学术型硕士导师
      • 专业型硕士导师
    • 研究生会
    • 管理制度
    • 表格下载
      • 招生用表格
      • 学籍用表格
      • 论文与学位用表格
      • 教师用表格
      • 毕业
      • 联合培养表格
      • 其它
  • 党群园地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图片/视频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在线申请-公民
      • 在线申请-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预算决算
  • 新闻动态
    • 重要新闻
    • 综合新闻
    • 党群工作
    • 科研动态
    • 传媒扫描
  • 其他
    • 招聘启事
    • 通知公告
    • 学术报告
    • 联系我们
  • 重大项目管理
    • 基金项目
      • 项目一
      • 项目二
    • 973项目
      • 项目一
      • 项目二
    • 重点研发
      • 项目一
      • 项目二
      • 项目三
      • 东北典型退化湿地恢复与重建技术与示范
      • 项目五
      • 项目六
      • 项目七
      • 项目八
      • 黑土地耕地质量多尺度天空地立体监测技术与预警系统
      • 项目十
      • 黑土地农用土壤质量退化过程与阻控途径
      • 项目十二
      • 城市生物多样性提升技术与示范
      • 东北典型沼泽植物种源补给与种子萌发诱导技术与应用
      • 湿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风险评估及生态安全调控
      • 项目十六
      • 旱作黑土地保育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 黑土地土壤生物资源禀赋配置与生产功能协同提升技术研究与示范
      • 项目十九
      • 黑土区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景观构建关键技术
      • 东北黑土区典型除草剂高效消减与精准修复技术
    • 基础调查
      • 项目一
      • 项目二
  • 专栏
    • 文献资源
    • 分析测试部
    • 学术期刊
    • 数据中心
      •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黑土与湿地分中心
      • 东北亚资源环境大数据中心
      • 科学数据银行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科学数据社区
  • 专题
  • 快捷通道
  • 邮箱
  • ARP
  • 内网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农业技术中心
  • 中国科学院
  • 邮箱
  • ARP
  • 内网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农业技术中心
  • 中国科学院
  • 首 页
  • 所况介绍
    • 机构简介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设在东北地区的综合性地理学、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于2002年由原中国科学院长春地...
      • 历任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历史沿革
      • 园区风貌
      现任领导
      • 姜明

        所长

      • 王宗明

        党委书记
        副所长

      • 项尚

        纪委书记

      • 李向楠

        副所长

      • 李禄军

        副所长

      所长致辞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于2002年3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由成立于1958年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和成立于1978年的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整合组建而成,是中国科学院设立在东北地区的综合性地理学、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2002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序列...
  • 机构设置
    • 直属机构
      • 农业技术中心
      科研系统
      • 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 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区域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管理系统
      • 党委办公室
      • 办公室
      • 科研计划处
      • 重大项目办公室
      • 人事教育处(研究生教育管理部)
      • 财务处
      • 条件保障处
      • 监督审计处
      • 农业技术中心综合办公室(含党办)
      • 农业技术中心科研计划与财务处
      • 农业技术中心人事教育处
      支撑系统
      • 信息中心
      • 学术期刊中心
      • 公共技术中心
      野外平台
      • 东北湿地观测研究网络
      • 东北农业监测网络
      • 长春净月潭遥感实验站
  • 人才建设
    • 概况
        东北地理所现有各类职工500余人,80%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历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国家百千万、杰青、优青等国家级人才计划10余人,院级人才计划30余人。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首席科学家10余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60余人。
      • 院士
      • 国家基金委人才
      • 院级人才
      • 部委人才
      • 兴土人才
      • 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 特别研究助理
  • 科研成果
    • 概要
        60年的耕耘,东北地理所取得了累累的科研硕果。创建了我国湿地学科理论体系,揭示我国湿地形成与发育规律、土壤关键过程与生态功能,研发退化沼泽近自然综合恢复关键技术、湿地植被快速恢复技术和湿地苇-蟹/鱼-稻复合生态模式。阐明了黑土演化过程与驱动机制,揭示了黑土退化特征和肥力调控机理,研发了黑土地肥沃耕层构建关键技术、作物高光效新型种植模式、侵蚀黑土综合防治技术、合作研发了“梨树模式”等黑土保护与利用关键核心技术,支撑“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首次克隆了控制大豆开花期的最大位点基因E1以及控制大豆长青春期性状的经典基因J,在国际上率先建立大豆分子设计育种理论体系和最大容量的大豆突变体库;研发和...
      • 获奖
      • 论文
      • 专著
      • 专利
      • 应用技术
      • 标准
  • 合作交流
    • 院地合作
      • 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一行调研东北地理所并签署合作协议
      • 中铁十四局集团到东北地理所开展专题调研
      • 第十届全国玉米育种大会暨中科玉科企联合体年度工作会议在海南乐东县成功召开
      •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于小东一行调研东北地理所并签署合作协议
      • 兴安盟行政公署副盟长何伟利一行调研东北地理所
      • 东北地理所与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国际交流
      •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William R. Horwath教授来东北地理所访问交流
      • 姜明参加地球观测组织(GEO)2023年会议周及部长级峰会
      • 中国科学院国际杰出学者Damià Barceló教授访问东北地理所
      • 姜明率团访问俄罗斯远东地区科研机构
      • 俄罗斯联邦科学水稻中心一行到东北地理所开展合作交流
      • 中美土壤学会“快速进化中的黑土地科学”研讨会在长春顺利召开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东北地理所是1978年恢复学位制度后,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理学、生态学和农业资源与环境四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 导师介绍

      • 研究生会

      • 管理制度

      招生信息
      • 招生简介
      • 博士招生信息
      • 博士招生目录
      • 硕士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目录
      • 推免硕士生及直博生招生信息
      • 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相
      • 硕士试题下载
      表格下载
      • 招生用表格
      • 学籍用表格
      • 论文与学位用表格
      • 教师用表格
      • 毕业
      • 联合培养表格
      • 其它
  • 党群园地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 东北地理所举办第十九届公众科学日活动
      • 童心探科学 筑梦新时代
      • 东北地理所举办“中国科学院科学节·2022”活动
      • 东北地理所举办第十八届公众科学日系列科普活动
      • 东北地理所举办中科院第四届科学节活动
      • 东北地理所举行中科院第十七届公众科学日活动
      科普文章
      • 【科学大院】达尔文眼中“人类最值得信赖的朋友”,现在的处境有多危险?
      • 【科学大院】2022年中国新补充10343个物种,其中最多的是……
      • 【科学大院】灌木“步步入侵”,草原“何去何从”
      • 【中科院之声】野火对于野草,是敌是友?
      • 【科学大院】亮如白昼的夜里,有些植物处境艰
      • 【科学大院】如何保护黑土?有一个“偷懒”的办法
      科普图片/视频
      • 【哔哩哔哩直播2023中科院跨年演讲】邹文秀:“龙江模式”——保护黑土地 共筑大粮仓
      • 关义新-“用好养好”东北黑土
  • 信息公开
    • 工作信息

      相关规定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年度报告

      • 2019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 2018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组织机构

      • 工作机构
      • 监督机构
      主动公开

      基本信息

      • 单位概况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发展规划

      规章制度

      • 机构管理
      • 科研活动管理
      • 人事教育管理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研究成果

      财政经费

      • 预算决算

      人事人才

      • 人才队伍
      • 招生与培养
      • 人才招聘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院地合作
      • 国际会议

      科学传播

      • 科普知识

      年度统计与出版物

      • 出版物
  • 首 页
  • 所况介绍
    • 机构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历史沿革
    • 园区风貌
  • 机构设置
    • 直属机构
    • 科研系统
      • 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 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区域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管理系统
      • 党委办公室
        • 部门简介
      • 办公室
        • 部门简介
        • 制度文件
      • 科研计划处
        • 部门简介
        • 制度文件
      • 重大项目办公室
        • 部门简介
      • 人事教育处(研究生教育管理部)
        • 部门简介
        • 制度文件
      • 财务处
        • 部门简介
        • 常用信息
      • 条件保障处
        • 部门简介
        • 制度文件
      • 监督审计处
        • 部门简介
      • 农业技术中心综合办公室(含党办)
        • 部门简介
      • 农业技术中心科研计划与财务处
        • 部门简介
      • 农业技术中心人事教育处
        • 部门简介
    • 支撑系统
      • 信息中心
      • 学术期刊中心
      • 公共技术中心
    • 野外平台
      • 东北湿地观测研究网络
      • 东北农业监测网络
      • 长春净月潭遥感实验站
  • 人才建设
    • 院士
      • 院士
    • 国家基金委人才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
    • 院级人才
      • 关键技术人才及技术支撑人才
      • 王宽诚产研人才、区域发展青年学者
      • 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 部委人才
      • 农业农村部
      • 国家林草局
    • 兴土人才
      • 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类
      • 成果转化类
    • 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支撑系统
      • 管理系统
    • 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支撑系统
      • 管理系统
    • 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 支撑系统
      • 管理系统
    • 特别研究助理
      • 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黑土区农业生态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农业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盐碱地农业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区域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博士后
      • 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黑土区农业生态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农业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盐碱地农业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区域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表格下载
      • 流程
      • 进站
      • 中期
      • 出站
      • 其他
  • 科研成果
    • 概要
    • 获奖
    • 论文
    • 专著
    • 专利
    • 应用技术
    • 标准
  • 合作交流
    • 院地合作
    • 国际交流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招生信息
      • 招生简介
      • 博士招生信息
      • 博士招生目录
      • 硕士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目录
      • 推免硕士生及直博生招生信息
      • 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相
      • 硕士试题下载
    • 导师介绍
      • 博士导师
      • 学术型硕士导师
      • 专业型硕士导师
    • 研究生会
    • 管理制度
    • 表格下载
      • 招生用表格
      • 学籍用表格
      • 论文与学位用表格
      • 教师用表格
      • 毕业
      • 联合培养表格
      • 其它
  • 党群园地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图片/视频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在线申请-公民
      • 在线申请-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预算决算
  1. 当前位置:首页    其他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2016年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第一轮通知

来源: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

来源: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   |  发布时间:2016-03-14   |  【 大  中  小 】

  为展示我国植物生物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促进现代农业绿色发展与相关领域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遗传学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中国作物学会联合举办“2016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大会将邀请国内植物生物学相关领域取得突出成果并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专家学者以及优秀青年科学家进行学术报告。组委会诚挚邀请国内外同行参加本次大会。

  大会主题:现代农业与绿色发展

  会议网址:http://www.ncpb.net/2016/ 

  会议时间:2016年10月9-12日(9日报到)

  会议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汉欧亚会展国际酒店

  主办单位:中国遗传学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中国作物学会

  承办单位:武汉大学、湖北省遗传学会、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协办单位: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大会主席:

  李家洋、许智宏、朱英国

  大会副主席:

  曹晓风、陈晓亚、邓兴旺、韩斌、林鸿宣、孙大业、万建民、武维华、薛勇彪、张启发、赵进东、朱健康、朱玉贤

  学术委员会委员:

  种康、巩志忠、何光存、何奕騉、何祖华、黄三文、黎家、刘宝、刘春明、刘耀光、马红、钱前、戚益军、瞿礼嘉、任海云、宋纯鹏、孙蒙祥、谭保才、王学路、向成斌、薛红卫、杨洪全、杨维才、张立新、张宪省、郑绍建、周俭民、左建儒

  组委会主任:

  杨维才、何光存

  组委会副主任:

  左建儒、姜星莉、宋纯鹏、刘春明、瞿礼嘉、巩志忠

  组委会成员:

  陈凡、种康、何祖华、梁允宽、刘胜毅、毛龙、钱前、秦峰、邵华斌、王佳伟、王学路、杨芳、杨淑华

  组委会秘书:

  崔强、石佼、张艳茗、肖明杰

  墙报奖评选委员会主任:刘春明

  大会将邀请相关领域学者和从提交的论文摘要中选择部分论文的作者做口头报告。口头报告分为大会报告(30分钟)和专题报告(20分钟)。

  已接受邀请大会报告人:

  1.   陈晓亚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所

  2.   黄宏文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

  3.   李家洋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4.   戚益军  清华大学

  5.   万建民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南京农业大学

  6.   张启发  华中农业大学

  7.   赵进东  北京大学/中科院水生所

  8.   周俭民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9.   朱健康  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中心

  10.  朱英国  武汉大学

  大会专题与专题召集人:

  1、 植物基因组学与基因组演化(召集人:顾红雅、孔宏智、毛龙、黄三文)

  2、 植物表观遗传学(召集人:巩志忠、曹晓风)

  3、 植物细胞生物学(召集人:刘春明、任海云)

  4、 植物发育生物学(召集人:瞿礼嘉、孙蒙祥、王佳伟)

  5、 植物激素生物学(召集人:宋纯鹏、黎家、王学路)

  6、 非生物胁迫适应机理(召集人:陈凡、杨淑华、秦峰)

  7、 生物胁迫与植物免疫(召集人:周俭民、何祖华)

  8、 光合作用与光信号(召集人:张立新、杨洪全)

  9、 作物营养学与代谢组学(召集人:徐国华、黄继荣)

  10、复杂农艺性状解析与分子育种(召集人:何光存、严建兵、田志喜)

  已接受邀请专题报告人

  1.     白洋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2.     曹晓风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3.     陈凡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4.     程佑发  中科院植物所

  5.     丁兆军  山东大学

  6.     窦道龙  南京农业大学

  7.     方玉达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所

  8.     付爱根  西北大学

  9.     傅向东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10.    傅缨    中国农业大学

  11.    高立志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

  12.    龚继明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所

  13.    巩志忠  中国农业大学

  14.    缑金营  复旦大学

  15.    管清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6.    郭慧珊  中科院微生物所

  17.    何祖华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所

  18.    侯岁稳  兰州大学

  19.    侯兴亮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

  20.    黄荣峰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

  21.    焦雨铃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22.    孔宏智  中科院植物所

  23.    孔照胜  中科院微生物所

  24.    李传友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25.    李红菊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26.    李来庚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所

  27.    李磊    北京大学

  28.    李绍清  武汉大学

  29.    李霞    华中农业大学

  30.    李云海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31.    梁允宽  武汉大学

  32.    林宏辉  四川大学

  33.    林金星  北京林业大学

  34.    刘宝辉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所

  35.    刘翠敏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36.    娄永根  浙江大学

  37.    罗杰    华中农业大学

  38.    马红    复旦大学

  39.    米华玲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所

  40.    潘建伟  浙江师范大学

  41.    钱前    中国水稻所

  42.    秦峰    中科院植物所

  43.    秦跟基  北京大学

  44.    瞿礼嘉  北京大学

  45.    任海云  北京师范大学

  46.    阮珏    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所

  47.    宋纯鹏  河南大学

  48.    孙传清  中国农业大学

  49.    孙蒙祥  武汉大学

  50.    谭保才  山东大学

  51.    汤文强  河北师范大学

  52.    田大成  南京大学

  53.    童依平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54.    王二涛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所

  55.    王海洋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

  56.    王毅      中国农业大学

  57.    王永红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58.    王勇      山东农业大学

  59.    吴昌银  华中农业大学

  60.    熊立仲  华中农业大学

  61.    薛红卫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所

  62.    严建兵  华中农业大学

  63.    姚颖垠  中国农业大学

  64.    尹佟明  南京林业大学

  65.    余迪求  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

  66.    张劲松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67.    张立新  中科院植物所

  68.    张彦    山东农业大学

  69.    章文华  南京农业大学

  70.    赵方杰  南京农业大学

  71.    赵洁    武汉大学

  72.    赵忠    中国科技大学

  73.    郑丙莲  复旦大学

  74.    钟上威  北京大学

  75.    钟扬   复旦大学/西藏大学

 

  摘要征集:请参会代表在会议网站上按照专题投递。论文摘要可用中文或英文,文责自负。摘要长度限一个印刷页面,请按照会议网页上提供的模板撰写和提交摘要。

  墙报:请参会代表在会议网站上选择是否参加墙报展示并按照专题投递。优秀墙报由全体参会代表投票结合评奖委员会推荐产生,并颁发证书与奖金。

  会议注册

  1、会议网址:http://www.ncpb.net/2016/。会议采取网上注册,不接受邮件和现场注册。网站注册将于2016年5月1日之前开通。

  2、注册费标准

  6月15日前:在职代表2000元/人;研究生1600元/人

  6月15日至8月15日:在职代表2500元/人;研究生2000元/人

  8月15日后已注册代表交注册费:3000元/人。

  8月15日(或网上注册并缴费人数满1000人后)将关闭网上注册通道;已注册并缴费但未能参会者,注册费不予退回,可由他人代替参会。

  会务组收到注册费后视为有效注册。缴费时间以汇款或转账时间为准。

  3、交费方式

  通过邮局汇款或银行转账缴费。

  邮局汇款: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邮编430072,张艳茗(请务必附言:姓名+发票抬头 + 2016)

  银行汇款

  收款单位:湖北省遗传学会

  开户银行:汉口银行街道口支行  897604

  账号:291020120111000214(请务必附言:缴费姓名+发票抬头 + 2016)

  现场缴费:在完成网上注册后,也可现场缴费。按8月15日后注册费标准(3000元/人)缴纳。如果未在网上注册,恕不接待。

  完成缴费手续后,请将汇款凭证、缴费人信息发送邮件至会务组邮箱(sklhr@whu.edu.cn),以便核对查询。

  会议住宿

  武汉欧亚会展国际酒店为大会协议酒店。周边地区(步行5-10分钟)有不同档次酒店可供选择。详情请查询大会网站http://www.ncpb.net/2016/。

  会议联系人

  网上注册:崔强,电话:010-62836674;邮箱:cuiqiang@ibcas.ac.cn 

  注册费:杨芳,电话:13971400076;邮箱:fang-yang@whu.edu.cn 

  招商赞助:梁允宽,电话:13554320383;邮箱:ykliang@whu.edu.cn 

                                               2016年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组委会

                                                        2016年3月10日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吉ICP备05002032号-1 吉公网安备22017302000214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北区盛北大街4888号 邮编:130102
电话:+86 431 85542266 传真:+86 431 85542298 Email:iga@iga.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