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组开展2025年度若尔盖高寒泥炭地踏查工作
为深入探究中国泥炭地碳库演变规律与稳定性维持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泥炭地碳库演变规律与稳定性维持机制》项目组部分科研骨干组成踏查队伍,于6月15日至21日对我国若尔盖高原地区的泥炭地开展了系统踏查工作。
踏查期间,踏查队专程前往四川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监测台站进行考察与交流。队员们参观了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增温观测研究平台,与台站站长胡建老师针对泥炭地分布、模拟实验平台搭建、泥炭地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且细致的交流。通过此次访问,双方就合作搭建平台的具体流程和关键细节达成明确共识,为后续科研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调查队考察四川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台站
此次踏查覆盖了红原县、若尔盖县、玛曲县、久治县及阿坝县等区域的典型泥炭地。踏查队秉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对70余个实地踏查点位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针对每个踏查点位,队员们不仅进行了现场拍照记录,还详细采集了经纬度、泥炭厚度、干扰情况、植被情况等关键信息;同时结合影像分析,对30余个疑似泥炭地点位也进行了重点关注,初步掌握了泥炭地分布卫星影像判别特征与技巧;最后,依据泥炭地的可达性与代表性,初步确定了可用于开展面上调查与野外原位控制实验的泥炭地地块。这些一手数据将为项目组后续的系统调查和研究工作开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
踏查队对泥炭地进行调查
若尔盖高原典型高寒泥炭地
附件下载: